中農網:依托“糖”完善交易服務,提升產業鏈格局
“中農網”創建于2010年,歷經8年的業務發展,從單一交易品種到多品種、多業務板塊,中農網已迅速成長為國內農產品垂直電商平臺領域標桿企業,并在多個農產品垂直領域各自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中農網致力不斷拓展其在白糖行業之市場份額及其領導地位,并利用在白糖業務之成功業務模式擴展至其他大宗品種的B2B業務板塊,如繭絲、桉樹板、脫水果蔬及水果產品等,達到中央化控制,從而進行B2B交易之縱向整合及擴展到更多高標準產品。
2005-2015年,是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十年,也是商品互聯時代,誕生了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在這個時期里,中農網緊握互聯網時代的脈搏,完成了廣西糖網公司(現“沐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的改制設立,以及昆商易糖公司(現“沐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的設立,它們是中農網布局食糖品類的兩個重要企業,立足我國第一和第二大食糖主產區。食糖購銷全面進入電商時代,網上下單、就近提貨,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所有購銷業務,實現了90%以上行業用戶覆蓋,現貨流轉量占全國總量30%,始終發揮著行業資源配置中心及定價風向標作用。
中農網意識到只有更深度地廣泛切入供應鏈各端,在整體的供應鏈各端做深、做專,形成產業閉環,才能最終形成平臺的價值。所以,2016年中農網在食糖板塊的戰略定位上做出了重大調整:由“食糖B2B電子商務”升級為“食糖產業鏈垂直電商”,重構上中下游的關系,向產業鏈的兩頭延伸。例如,中農網向上游建立涉農平臺、溯源平臺,幫助生產、加工企業構建鏈接農戶、合作社的供應鏈體系,以相關的金融工具幫助農戶、合作社與加工企業構建穩定的交易關系;向下游建立分銷平臺,投資“好伙計”項目,針對大型食品廠、專業連鎖門店、高端餐飲等高凈值大客戶,打造輻射多城市的智能采配平臺。
中農網在食糖領域的持續深耕,形成了在單品垂直領域的一定訂單密度,構建出了較完整的一個交易模式和風控模式,為中農網其他品類的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中農網積極搭建產業鏈相關配套設施,為食糖產業賦能。
1、倉儲物流。中農網基于白糖板塊,已在全國設立185家倉儲網點,引入智能倉儲物流系統,對在庫貨物、倉配、通路梳理等進行全程可視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倉儲物流標準化服務能力,向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轉變,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數據鏈一體化透明管理,大大降低傳統交易方式下的交易成本。例如白糖,傳統貿易中白糖的流通周期為7到15天,中農網實現了在其平臺上進行交易的白糖流通周期縮短至1到3天,大幅度提高了流通效率,平臺交易每噸糖的購銷成本從傳統貿易25元/噸降低到7元/噸,也大幅降低了流通成本。
2、技術研發。通過統籌ERP系統、物流管理系統及自主研發的B2B電商平臺系統,將上下游企業、訂單、商品等所有場景的信息進行數據化處理,建立大數據中心,為業務分析、決策提供支撐,實現全產業鏈資源智能化配置,讓交易更便利和高效。
3、供應鏈金融。搭建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鏈接銀行、商業保理、保險等合作機構,協同第三方交易平臺和物流,打通各參與方的信息流,從全產業鏈角度設計產品線,為產業鏈核心企業定制方便快捷、期限靈活、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幫助客戶降低流動資金壓力,抓住業務發展機會。
追求極致的生態圈建設需要構建起完整的、高效的鏈接產業鏈各個環節,同時針對不同上下游用戶個性化需求的交易服務、交付服務以及生態化服務體系。
如今,中農網及旗下的沐甜科技(廣西糖網&昆商糖網)、廣西繭絲交易網、中農易果、中農易板、好伙計、依谷網等已經在各自垂直領域綜合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等服務,擁有10萬家的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服務超過9000余家企業。2018年7月,在中國新零售供應鏈大會上,中農網連續第三年入選中國B2B企業百強榜單,位列第7名,并榮獲“2018中國農業互聯網先鋒企業”大獎。同月,中農網入選粵港澳大灣區“準獨角獸”企業榜單。
通過為客戶提供專業有效的信息流、豐富可靠的商流、安全及時的資金流、快捷簡便的物流等服務,中農網幫助數千家行業優秀企業實現了供應、交易、采購價值最大化,并努力成為規范運作、高效服務而受人尊敬的供應鏈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