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之力賦能鄉村振興 中農網創新模式推動農業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產業助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作為國內領先的農業B2B產業互聯網平臺,卓爾智聯旗下中農網以數字技術為支撐,以供應鏈服務為延伸,構筑起產銷貫通的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推動農業走向規模化、現代化發展,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成為產業助農的典范。
廣西、云南是我國甘蔗產業的核心區域,然而受土地分散、基礎設施落后、農戶融資困難等限制,蔗農收入一直難以提升,糖業發展也受到掣肘。結合云南臨滄等蔗區坡改梯投入大等特點,以及農戶在農資農具等環節的資金需求,中農網甜味板塊聯合當地制糖企業創新推出了青苗資金扶持甘蔗種植項目,幫助農戶解決從種苗到收成的全程問題,支持制糖企業擴大種植規模、發展蔗區,降低整體融資成本,實現產銷兩端有效聯動。
為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中農網甜味板塊還聯合廣西大學、廣西紫金鋼科技有限公司及多家科研機構共同啟動“蔗農寶”糖料蔗種植基地暨甘蔗高效栽培應用示范項目,重點攻克甘蔗黑穗病防控難題,力求將病害發生率降至行業新低。如今,中農網已形成集“產融支持+技術指導+農資集采+蔗種供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體系,服務版圖已覆蓋超15個縣域,匯集2000余戶農家,為農村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做出積極貢獻。
2022年以來,我國豬價進入超長低迷期。為幫助養殖戶度過“豬周期”,做好疫情防控、培育高質量豬肉和推進數字化養殖,中農網飼料板塊推出了一站式生豬智能養殖供應鏈服務平臺“惠豬寶”。通過AIOT等科技手段與產業的深度結合,實現從智能耳標生豬建檔、生豬健康監控、排卵期的精準預測到飼料的精準投放,不僅幫助養殖戶提升養殖效率和養殖質量,還有效降低了其生物性資產管理風險。
目前,“惠豬寶”已鏈接生豬規模化養殖場近500家,業務覆蓋四川、云南、河南等20多個養殖大省。經科學測算,納入平臺的養殖戶,平均每頭豬可節省10-20元飼料費,每頭豬出欄可增加20-30元利潤;一個1000頭豬的養殖場,每年可增加3萬元左右利潤。
基于在多個農業垂直賽道建立的優勢,近年來中農網還進一步延伸服務鏈條,在繭絲、香辛料、飼料等板塊的優質原產地投資建立加工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帶動當地農業經濟實現現代化發展。繼在青島、煙臺、蘭州、北海等地投資設廠后,今年上半年中農網與新疆阿克蘇政府達成深度合作,在該地布局香辛料精深加工中心、研發與標準溯源實驗室及配套冷鏈倉儲設施,以三產融合模式推動新疆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幫助當地農民科學種植、增產增收。
在繭絲產業鏈,中農網不僅聯手廣西70%的絲綢生產廠搭建起全國最大的桑蠶繭絲綢交易平臺,實現繭絲綢企業從入庫、信息發布、合同簽訂、支付結算到出庫的一條龍服務,還搭建起絲紡產業數智化云工廠平臺,為生產加工企業提供訂單排產、生產調度、生產管控等服務,通過全流程的過程控制與實時生產數據為生產管理提供決策輔助。其推出的以“繭農+電商平臺+銀行+繅絲廠”為四大參與主體的產、售、支付“區塊鏈+農業”新模式,解決了絲廠向繭農“打白條”的痛點,使繭農可在最短時間內收到繭款,已惠及廣西河池等地繭農12000余戶,28家繅絲廠和綢緞廠進駐平臺。
產業振興是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更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作為卓爾智聯旗下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中農網將深刻踐行集團ESG理念,持續推動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完善從種養殖、生產加工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綜合服務體系,降低交易成本,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幫助農民提高收益;同時,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