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爾閻志:降本增效、金融賦能是智能交易的核心
近日,由卓爾智聯集團創始人閻志編著的新書《B2B4.0:新技術應用引爆產業互聯網》(以下簡稱《B2B4.0》)出版。他認為,隨著互聯網向產業領域的深入滲透及企業供應鏈的線上化,以“智能交易”為特征的B2B 4.0時代已經來臨,它將重新定義貿易方式,引領產業互聯網發展,而降本增效、金融賦能將會是智能交易的核心。
在過去22里年,卓爾智聯先后經歷了廣告服務、產業地產、批發市場業務,這些深耕企業級市場帶來的“B端”基因,讓卓爾智聯快速成為一家在全國B2B產業鏈、供應鏈中擁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互聯網運營平臺。
在《B2B4.0》一書中,閻志憑借豐富的B2B前沿探索經驗,回顧B2B行業從誕生到逐級上升演進的歷程和特征,展望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B2B行業的應用現實和前景。
通過梳理B2B的行業發展,閻志認為,中國的B2B交易依然存在企業內部與外部的信息不夠流暢、交易各方信任程度與協作效率較低、企業生產的智能化與溯源程度不足等問題。隨著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B2B平臺應該向著更廣的交易范圍、更高的交易效率、更強的供應鏈數據處理能力、更深的“三流”融合程度、更完備的信任體系等方向發展。而這一切的宗旨,均指向企業供應鏈的降本增效。
新一代智能交易平臺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智能科技等技術介入產業的每個環節,實現線上線下資源要素協同發展,打造一個全新的交易生態,從而降低企業交易成本。正是循著這一思路,卓爾智聯旗下農產品交易平臺中農網深度介入白糖、蠶絲、水果、板材等6大農產品產業鏈,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白糖為例,公司利用大數據預測白糖需求,靈活通過訂單“前置”、物流后移的方式降低物流成本。一般物流求快,中農網精準掌握了市場需求節點,將火車、汽車運輸改為速度偏慢、費用低廉的船舶運輸,做到零庫存,大大降低了倉儲、運輸成本。同時,在有效計劃的前提下,白糖到銷地后可以直接在車上進車板對接與分銷,省去了傳統的進倉、分銷環節,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卓爾智聯旗下中農網、化塑匯、卓鋼鏈、海上鮮等,正是通過構建這樣的連接產業鏈上游、下游各端高效、靈活的交易、交付方式,打通全產業鏈,提升產業流通效率,帶動多個行業降本增效。
降本增效是智能交易賦能企業供應鏈的核心成果之一,而金融賦能是其關鍵環節和核心“抓手”。
長期以來,中小微企業在融資渠道、融資成本及信貸支持方面都處于劣勢,目前中小微企業融資仍以間接融資為主,信息不對稱難題橫亙在企業與銀行之間,這就需依靠金融科技的力量賦能征信服務,打破信息不對稱壁壘,破解企業融資困境。
中農網以金融工具幫助農戶、合作社與加工企業構建穩定的交易關系,平滑企業不同節點的資金需求。仍以糖廠為例,在蔗農缺乏生產資金的時候,平臺可以代為墊付,沖抵甘蔗收購款項。當糖大量生產出來,其特點是季產年銷,貨物銷售周期較長,但只要進入平臺的監管倉庫,就能提前收到相當比例的貨款,緩解糖廠生產資金不足。
供應鏈金融服務在卓爾智能生態圈中的效用明顯,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豐富服務渠道、完善產品供給、優化融資服務。定位為互聯網交易服務銀行的眾邦銀行,已陸續實現與中農網、化塑匯、卓鋼鏈、海上鮮等平臺的系統開發,針對性地設計了多種不同的結構化融資產品。眾邦銀行通過對區塊鏈、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搭建了打通產業體系和金融體系的數據接口和信任機制,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實現信用評估和風險控制,挖掘客戶基礎身份數據、平臺交易數據等信息,綜合風控模型和算法,提供及時、便捷的無感化供應鏈金融產品,實現全流程高效服務。如一款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合供應鏈金融產品“眾鏈貸”,已與中農網合作在繭絲產業鏈上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B2B4.0》一書深刻闡述了技術是推動交易和服務模式變革的關鍵力量,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運用,使得交易在變得安全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貿易效率。而提供可持續的個性化供應鏈金融服務,降低客戶交易資金成本,是最有價值的交易服務。
卓爾智聯正在圍繞生態圈核心平臺、核心品類,研究、設計及搭建金融產品的落地場景,推進數字貨幣、商票等創新工具的應用,以金融作為交易服務發力點,建設最有價值、最具吸引力的新一代智能交易平臺。同時以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驅動,打造高效運作、互聯互通、智能互信的生態底層,以真實的交易場景和交易鏈條為依托,廣泛接入體驗更優的開放式金融服務,將上下游海量中小企業納入智慧供應鏈體系,不斷降本增效,引領產業互聯網勃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