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大戰帶火包裝訂單,化塑匯全鏈路數字化服務護航產業破局
2025年,隨著京東高調入局外賣市場,美團和餓了么等平臺相繼推出百億補貼計劃,“1元奶茶”“9.9元雞腿飯”等爆款商品不僅點燃了消費者的熱情,更讓背后的外賣包裝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增外賣相關企業達111萬家,創十年新高。
然而,在行業快速擴展的同時,原材料供應問題卻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瓶頸。由于外賣包裝80%依賴塑料材質(如PP、PE、PS、PET等),而這些原料價格波動頻繁,不少企業面臨“今天有貨、明天漲價”的困境。浙江溫州一包裝企業的負責人章先生無奈表示:“原料晚到一天,生產線就可能停工,訂單交付壓力巨大。”
就在章先生一籌莫展之際,卓爾智聯旗下化塑匯浙江團隊的業務人員來到了溫州。他們扎根企業車間實地走訪,與章先生反復溝通需求細節,當場便拿出了針對性解決方案。次日,滿載塑料顆粒的貨車順利抵達溫州蒼南的加工廠,一場迫在眉睫的生產危機就此化解。
“接收到客戶委托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了合作的上游石化廠鎖定貨源,并基于化塑匯平臺萬級客戶需求進行集中采購。同時,通過智慧物流系統調度運力,實現了原料的快速交付。”化塑匯浙江團隊業務員蔡曉璇說道。
目前,化塑匯已與鎮海煉化、寧波金發等多家大型石化企業達成源頭直采合作,覆蓋全國百家優質供應商。平臺每月可穩定向外賣包裝企業供應300噸多種牌號的PP原料,有效解決客戶“找不到好貨”和“貨源不穩定”的問題。據測算,借助規模化集采模式,平臺可為客戶降低采購成本約30%,顯著提升企業利潤空間。
同時,為全面提升供應鏈效率,化塑匯還打造了智慧物流平臺,整合全國2376條物流線路,并在全國71個城市設立前置倉,實現“一公里配送”,柔性銜接交易、倉儲與物流環節,大幅縮短交貨周期,讓“今日下單,今日達”成為現實。面對中小企業在預付等環節的資金不足問題,化塑匯還積極聯動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客戶提供貨到付款、遠期合約等多種結算方式,著力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實現高效運轉。
“現在原料來源穩了,到貨準時率提上來了,生產計劃終于能按部就班推進,再也不用為斷料發愁了。”看著生產線重新高速運轉,章先生難掩喜悅。借助化塑匯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不僅能實現供應鏈效率的提升,還能實時掌握市場動態和原料價格走勢,有效增強企業科學決策能力。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章先生也充滿了底氣。
“深耕化工塑料產業鏈多年,化塑匯已形成‘源頭直采+智慧物流+全鏈路數字化’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化塑匯CEO趙凱表示,目前平臺已匯聚7萬余家企業注冊用戶,覆蓋2500余種塑料化工原料,同時持續推動業務下沉與細分品類拓展,以響應市場與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面對外賣消費帶來的行業新增長,我們將緊抓機遇,助力更多中小企業降本增效,推動行業從低端價格競爭向供應鏈價值競爭轉型。”